「只要是尊孔的学生,都比较弱.」
这在2022年间,在校外的补习教育(下称 “补教”)环境里,坊间流传有一道这样的传说。传说只要是尊孔的学生,不只是在语文科,也在数理科的成绩表现上,都比较弱。
在校外的补习界里,只要有尊孔的学生在那个班上,都会让老师非常的头痛。但,邓子老师我偏不信邪。在2023年初,我就开了一班尊孔的数学班,而今年刚好是升上高一。昨天这一班学生来上课的一打开门,兴奋的跟我说:“老师,我的校内测验拿满分。” 而且不只一个、两个,满分10分里拿9分或 8分者皆是。
这让我很高兴。证明我多年来坚持的的教育理念,并没有走偏。只要是肯学的学生、肯做的学生,他一定能有进步。但这也并不是单向的要求,我不能够只是单向的要求学生肯做肯学,那如果学生做不到、学不了,那这学生就没救了吗?
不是的。我经常分享的其中一种教育理念,称为 “教学”。教学,“教” 与 “学” 它是一个双向流动的概念;不只是老师教学生的教,而且也包括学生“教”老师的教。
儒家思想里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: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。在传统的课堂上,在一位老师面对40多位学生的情况之下,能够做得了100%的格物与致知,这已经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相当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。而邓子老师不只要求自己能够达至格物与致知的程度,而且还要上升至诚意和正心的阶段。
这是不容易的。
在达至教学上的“诚意”与“正心”之前,老师与学生需先达成 “教学上的双向奔赴” 状态;老师与学生需先建立的互相信任、互相学习的关系。这不只是意味着老师要能够掌握“教学”的能力;而且老师也必须能够有 “学教”(于学生)的状态。
“学教”(于学生)的状态,乃是 一位成熟的补习老师必须具备有能揣摩学生的程度、以及学生学习的能力的状态,并以一个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去激发、去鼓励学生向上、向善学习的过程。这个过程看似容易,但绝对不简单;老师们必须要不断的进修,以及增强自己的内在力量。
因此不管是在学校校园内的教学,又或者是坊间补习教育界的教学,都存在这一种教育现场里常见的“双向奔赴”的存在。我们不只是不能单方面要求学生硬学,或者因为他程度很差,就把他放弃。就好比这一班尊孔的高一学生,今天兴奋的对着我报告说:“老师,我班上测验拿满分。” 这就是在多年努力过程上的一点小小鼓励。在孩子们身上看得见他们的闪光点,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。
文:邓子老师
12 March 2025